新闻动态

演出侧记 | 一片冰心在玉壶

编者按

为期五天的活动结束了,“平湖杯”古琴邀请赛,三场音乐会,一场讨论会……这些天,我们有太多的所思、所看、所想,在活动过程里识人、察事、受教、自省……得益匪浅!

琴人的世界里只有古琴,那是一种纯净得令人满足的生活;琴人的世界里不只有古琴,它从来不只是一件简单的乐器。你的心里有什么,琴声里即映照出什么。而什么是古琴的品格?什么是琴人的风骨?愿与所有人共同探讨之。

从今天起,将不定期刊登活动侧记,和人物、事件花絮。谨以此纪念我们一同经历的这段难忘的回忆。

在11月8日《传世清音:管平湖古琴艺术纪念音乐会》正式上演之前,当晚参与演出的四位艺术家李祥霆、乔珊、杨青、郑济民……几位老师已连续忙碌了三整天了。6-7日担任“平湖杯”古琴邀请赛的评委,面临的是每天超过八小时,四十多首乐曲的紧张参评,从早上七点起床,到晚上十一、二点休息,体力和精力消耗不可谓不大。

8号一早就下起了小雨,气温骤降。早上八点,老师们又随着大巴车,驱车一个多小时,从松江赶赴静安,参加《管平湖古琴艺术专题研讨会》。研讨会后,匆匆吃过午饭,又紧接着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彩排和走场。

路上,小伙伴们都有些担心。接连几天的忙碌,连我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感到有些疲惫了,不知几位老师是否能吃得消?

下午彩排前,我和两个师姊妹来到乔珊老师的休息室,见她斜斜地靠在沙发一角,脸色煞白,手指冰凉冰凉的。我把矿泉水递给老师,老师微微润了润嗓子。“老师,您感觉好些吗?”“嗯,没事,我歇歇就好”。

我们默默退出休息室,轻轻地带上门。跟随老师两年多,从来没有见过她这样的疲惫。即便是一天上完八节课,给学生们唱谱唱到嗓音沙哑,她仍是微笑着,像个小女孩般,嘴角边绽放着灿烂的笑容,鼓励着每一个学生们。今晚乔师要演出《广陵散》、《离骚》两支大曲,疲惫和压力可想而知……

记得以前上完课后,老师总是嘱咐我们练习的重要性。“头脑记忆不如肌肉记忆,你们要多在人前演奏,不是为了别的,以后如果遇到演出的时候,起码不会手抖”,眼下这局面,深刻能感受到老师之前教诲的意义。想起这些天,即便是最忙最累的时候,仍能听到乔师晚晚练琴。“台下十年功,台上一分钟”此言不虚,即便是久经舞台的艺术家,每次演出前都要做最认真的准备,是对观众也是对自己的负责。

 

走出候场区。舞台上,郑济民先生和杨青先生正在来回试音;李祥霆教授和顾冠仁先生则在舞台下监听着试音。装台人员、音响人员、摄影人员……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,做着最后的认真调试。

突然就感觉紧张了起来。装台了、设备进场了、音响开始调试了、灯光舞美进行配合、摄影到位、调音进行、开始彩排了……同时,外场开始布置签售台,准备招呼现场来宾、服务人员到位、领位人员到位,后勤人员来回奔跑着,从前场到后场交替来去……一切的一切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
19:25分,演出就要开始了。工作人员引导现场观众有秩序地进场,带着因为堵车而迟到的观众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梯,还有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票转赠给忘记带票的嘉宾及观众……

19:30,灯光、音响,镜头切换,演出开始了……

等到主持人陈世海先生细诉着管师生平和那些琴闻旧事,看着蓝色天幕下远山近水,一弯圆月挂在树梢,右上角是管师抚琴图。当时我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:管先生,您在天之灵,是否注视着这一切?

管先生一生是清苦而知足的,他晚年得以从事最深爱的古琴研究工作,得其所哉!他另一个幸运在于他有一个好徒弟——王迪师,王迪师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段录音,却像以身付薪般为古琴燃尽、奉献一生心力,协助管师打谱,录制古琴“老八张”是怎样的功德无量?任凭怎么形容都不过分。管师一生不与人争,也没为自己留下一字片句,若不是王迪师倾力付出,管师的琴学遗产怎能保存得如今天般丰富?

“薪火相传”这四字,真的是要“以身载道,蜡炬成灰”的,当我每每面对琴谱上一行行“管平湖打谱,王迪记谱”的字样,就好像看到他们师徒,在昏暗的灯光下,一个用他那粗大、指缝里满是煤渣的指节在琴弦上摸索,另一个拿着稿纸陪侍一旁,记录着老师的每个“发现”…那时我对古琴、对曲谱上的每段谱记,不能不心怀敬意、战战兢兢。也许终其一生,我们很难在古琴弹奏上能及管师的万分之一,却愿意永远在先师们面前做一个永怀赤子之心的学生。

正如李祥霆教授所说,管师打谱的琴曲,是他留给我们的恩惠。也如乔师所说,不管别人怎么做,我们对管师的怀念就是完整继承他的指法、节奏、吟猱,精神…管师打谱的每个指法自有其深意在,不随意改动,说来容易做来难。你能否真正领会了呢?

此刻,我再次回想起这五天来的辛苦、疲惫、压力,和做这么大活动的意义与价值。再次想起我的老师——乔珊,不禁泪盈于睫。

也许是因为熟悉,感受更加分明。我知道,做这样一场以管平湖先生打谱的琴曲为主题的音乐会,一直是老师的愿望。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乔师面前,一向过得如闲云野鹤般的老师,因为一份早年对自己老师的尊敬和责任,一个三十年不曾忘记的“不能让老师的功夫在我这里断掉”的简单愿望,我们师徒之间的“缘分”和“承诺”由此缔结。

作为这些日子天天在老师身边的学生之一,最令我感佩的是作为艺术家的她在艺术上的坚持,和永无止境的挑战。比如用丝弦琴弹奏全本离骚。如果为了演出保险,她大可不必如此。丝弦与钢弦不同,手指抚弦的刹那会生发若干你根本设想不到的变化,而它独特的走手音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(尤其是对不了解古琴或丝弦音色的听众而言)。

对所有演奏者来说,丝弦本身就是“冒险”,而且丝弦从新弦到熟练演奏,必须要不断去磨,即不断以血肉、以指节“养”它,所以很多琴家弹琴弹多了,指甲会磨薄磨圆,指节会磨茧磨破出血,绝非三五月之功。但是,丝弦,能真正带来古琴的苍古之感。而“管派”《离骚》全本,至今无人做过完整演奏,其技术难度远高于通行版本。

今天台下坐着至少五百个对古琴音乐耳熟能详的观众,还有刚刚参加完“平湖杯”古琴邀请赛的选手们。老师是希望能在这场音乐会上,完整、忠实地呈现由管先生打谱的琴曲的韵味,告慰管师和王迪师,也是告诫我们后来者勿忘初心。

而《广陵散》,在之前的古琴邀请赛和之后的讨论会上,几位琴家就“《广陵散》是否应当只追求技巧和速度”进行过很长时间的讨论。乔师当时的观点就是:其实管派传谱的《广陵散》中的几处原指法,如果忠实呈现,是不应该弹得那么激烈的。如果仔细听,会发现管师的《广陵散》更加内敛深广。管先生的处理是颗粒清晰的,并按照谱子的节拍顿挫抑扬。至于有些版本的“快弹”是因为指法做了调整。但是,弹琴时猛烈拍击琴板,故意加大抚弦力度是否真是这首琴曲的琴境表达?《广陵散》的艺术表现力是否只是落在一个“快”字?一味为了追求速度求快,甚至简化指法,是不是古琴的发展方向?这都值得商榷和深思。

老实说,在乔师身边这几年,这首琴曲听她弹了不下百遍。乔师指力清刚,每个音毫不含混。以乔师的功力,弹快并不难,难的是控制。而今晚老师在演奏《广陵散》时,似乎有意比平时的演奏速度放慢了,显得更加从容,因为有早上研讨会的铺垫,当时感觉瞬间读懂了老师的心声。她是这么想,也是这么做,而且竟真就这么做了。一位艺术家究竟要有怎样的勇气,才能敢于打破原有的成就,勇于不断突破自己?

我喜欢老师今晚演绎的《广陵散》,更有一种“慷慨赴死”的从容不迫。想那聂政“十年磨一剑”,十年的沉潜筹谋,绝不只是拼着一腔热血与激愤,“一击必中"有的不只是剑士的孤勇,更是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“义之所至”。

然而还不止于此。这场演出给我太多的感动。几位艺术家顶住了连日的辛劳,以无比饱满的演出激情,无可挑剔的现场演奏,奉献出了一场接近完美的演出:李祥霆教授的代表作《欸乃》、《流水》震撼全场,杨青先生的《释谈章》质朴无华,《平沙落雁》空旷恬淡;乔师和郑济民先生的《钗头凤》、《追怀管平湖——调寄忆故人》,唱哭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。

这场音乐会,以管先生的太空版《流水》开始,以李祥霆先生的《流水》结束,完成了一个圆满。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现场一片寂静。李祥霆老师微微抬起头来,向现场观众致意,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……我的眼眶润湿了,这代表了所有人努力和期望的一场音乐会,我们做到了,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感。

这场音乐会,是我们告慰天上的管师和王迪师的一份心意。这五天来,所有人承受着无数的压力,支持着我们的,是师长和前辈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,是所有人对古琴和管师的一片赤诚。

管先生,您看到了,对吗?

致谢
郑珉中、李祥霆、顾冠仁、乔珊、杨青、郑济民、李天桓、陈雯、谢建东、金春云、张爱华、黄彩娣、曹刚、张蓓、郭如军、谭耀宗、阳小华、张锦冰、戴茹、武井欲生、张俊波、熊云韵、林格峰、陈世海、秦江、崔丽茜、冯漪、梁雨滋、徐冰、徐平、董继峰、秦欣磊、张依冉、程鸿媛、褚晓筠、周靓雯、周颖华、严雪萍、汪宇、王华阳、蒋艺龙 镜观学员等。

 

演出结束,艺术家们谢幕,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

 

 

演出结束后,艺术家们的现场签名会,人如潮涌。许多琴友激动地表示,这是他们所看过的准备最细致、演出最精彩的一场古琴音乐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装台前的准备:数字调音台,针对每一张琴都有不同的设置。现场所用的顶级音响设备,这些大家伙拉了六七车,为当晚演出顺利进行立了大功!现场演出光收音话筒就有四只,分布在龙池、凤沼等,针对走手音、弹拨音做了细致的布局。

 

 

设备进场了。很有气场有木有!

三位极有经验的音乐家在讨论现场音响调试

 

李祥霆教授、国家一级作曲家顾冠仁老师,在彩排前现场监听音响效果

 

开始彩排。艺术家们像正式演出一样毫不怠慢。(上台前,每个老师的每一张亲、每一支曲子都提前调音试音,并根据每位老师和曲子的特点设置好最佳音效还原方案。)

 

 

李祥霆教授彩排中

 

 

乔珊老师彩排中

杨青老师彩排中

 

郑济民老师彩排中

梁雨滋协助各位艺术家试音

 

外场的安排也在同步进行,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。(演出结束后才发现,更多的照片来不及拍,甚至小伙伴们连一张工作照或合影也没有)

 

一场音乐会的成功,离不开所有人的密切配合,台前幕后的通力合作。

上海办事处地址:上海市成都北路777号    电话:18817521966    Designed by JIAO. Power by Feimo
版权所有: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   Copyright 2011 INTERNATIONAL CHINESE MUSICIANS COALITION All.RIGHT.   沪ICP备11025731号-2